作者:Ginny Henningsen
2012 年 6 月发布
本文探索了各种可供系统管理员用于设置和管理 Oracle 虚拟计算、内存、操作系统、网络和存储资源的接口和工具。限于篇幅,本文不涉及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此外,本文也不会讨论在何时使用一种技术要优于另一种技术,但近期发表的另外两篇文章讨论了这方面的内容:
|
此外,Jeff Victor、Jeff Savit、Gary Combs、Simon Hayler 和 Bob Netherton 合著的《Oracle Solaris 10 System Virtualization Essentials》(Prentice-Hall,2011 年)也讨论了 Oracle 虚拟化技术以及何时应该优先选择某种技术。
针对每一种 Oracle 虚拟化技术,我都会尝试解答以下三个问题:
表 1 高度概括了本文重点讨论的技术。
表 1. 虚拟化技术功能 | Oracle 解决方案 | |
---|---|---|
服务器虚拟化 | 硬分区 | 动态域(仅限于 Oracle SPARC Enterprise M 系列服务器) |
基于虚拟机管理程序的虚拟化 | 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仅限于 Oracle SPARC T 系列服务器) Oracle VM(仅限于 x86 系统),其中包括 Oracle VM Server for x86 和 Oracle VM Manager Oracle VM 模板 | |
操作系统虚拟化 | Oracle Solaris Zones Oracle Linux 6 中的 Linux Containers (LXC) | |
网络虚拟化 | Oracle Solaris 中的网络虚拟化 | |
存储虚拟化 | Oracle Solaris ZFS Oracle Sun ZFS 存储设备 |
可以使用各产品包含的工具分别管理每一种产品,也可以使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实施更全面的管理方法 — 管理裸机系统、虚拟化环境和基于云的应用程序服务的组合。本文介绍了两种方法。
Oracle 服务器整合了以下虚拟化技术:
下文将具体介绍各种技术。
仅 Oracle SPARC Enterprise M 系列服务器提供相关支持,动态域在单独一个机架内提供了基于硬件的 CPU、内存和 I/O 硬件资源分区。每个域都运行自己的 Oracle Solaris 操作系统副本,因此可以在单独一个系统内运行不同的 Oracle Solaris 版本和升级,每个版本和升级均处于完全隔离、独立的操作域中。动态域基于硬件,因此提供了原生性能,同时也能实现最高级别的安全隔离和容错。
可设置的动态域最大数量因 SPARC Enterprise M 系列服务器的型号及配置(尤其是物理系统板 (PSB) 的数量)而异。举例来说,入门级 SPARC Enterprise M3000 服务器仅有一个 PSB,因此支持一个域。相比之下,高端 SPARC Enterprise M 系列服务器支持多达 16 个 PSB,可配置为多个域;在完全填充的 SPARC Enterprise M9000 服务器上最多可以配置 24 个域。动态重新配置 (DR) 功能允许在服务器保持运行的情况下修改和重新分配域资源。
要管理 SPARC Enterprise M 系列服务器上的域,必须连接到内置服务处理器 — 扩展系统控制设备 (XSCF),它负责监视系统运行状况、能耗和域状态。要分配资源、配置各域,必须登录 XSCF shell 并运行一系列服务处理器命令。在设置一个域时,执行命令的大致顺序如下:
setupfru
命令在资源分区之前指定服务器中可用的设备。系统板可配置为两种模式:单 USB 模式 — 将所有 CPU、内存和 I/O 设备组织在单独一个 PSB 上;四 USB 模式,将 PSB 资源以逻辑方式划分为四个集合(称为扩展系统板或 XSB),随后将 XSB 分配给域。setdcl
命令标识域资源,指定域配置信息(称为 DCL)。addboard
命令为一个域指派特定硬件资源 (XSB)。poweron
命令启动域。console
命令打开一个域的控制台。在这个控制台中,您可以安装 Oracle Solaris OS(针对新创建的域),并设置 NTP 等域服务。也可以使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自动执行动态域的配置任务。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将找到存在的 SPARC Enterprise M 系列服务器,并检查固件状态,它能够应用部署计划中的硬件资源配置文件来配置、安装或更新系统,其中还包括一个定义动态域的配置文件。可以利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跟踪已分配和未分配的系统资源、域配置和状态、电源状态和性能数据。
SPARC Enterprise M3000/M4000/M5000/M8000/M9000 服务器 XSCF 用户指南和 SPARC Enterprise M3000/M4000/M5000/M8000/M9000 服务器管理指南介绍了配置命令和过程。如需进一步了解如何利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管理硬件,请参阅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特性参考指南。
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以前称为 Sun Logical Domains 或 LDOMs)在 Oracle SPARC T 系列服务器上提供了高效、内置的虚拟化功能。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 使您能在单独一台 SPARC T 系列服务器上部署多个操作系统(包括 Oracle Solaris 10 或 Oracle Solaris 11 的不同版本和升级)。它充分利用这些服务器上的处理器线程,在单一系统上最多支持 128 个虚拟机。
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 依靠 SPARC 虚拟机管理程序,这个小型固件层在定义好的虚拟机或逻辑域之间细分和分区服务器资源(CPU、内存、I/O 和存储)。一个域的操作系统仅能访问虚拟机管理程序分配给它的那部分资源。CPU 线程采用排他分配的方式,而非分配时间片,因此计算操作将实现原生性能 — 不存在其他虚拟机实施中的上下文切换或者特权指令模拟。
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 支持可选的“全核”分配,允许域拥有自己的每内核缓存,从而获得最佳性能。这有助于针对 Oracle 软件许可进行硬分区,允许根据域所用内核数量而非服务器中的内核总数来购买许可。
可以使用 Logical Domains Manager (ldm
) 创建虚拟机、分配物理资源。ldm
接口属于命令行接口,具有一组丰富的子命令。完整清单请参阅 ldm
(1M) 手册页。
安装 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 软件之后,您需要启动三项重要服务:
vcc
(虚拟控制台集中器服务)vds
(虚拟磁盘服务)vsw
(虚拟交换机服务)所有系统资源最初都是分配给控制域的,必须首先释放一些资源才能创建来宾域。
清单 1 是创建来宾域的一个示例,其中定义了名为 guest1
的来宾域,该域具有八个虚拟 CPU、2 GB 内存和一个虚拟网络设备。此外还为磁盘卷定义了虚拟磁盘服务,以及恰好在 ZFS 卷 ldoms/vdisk/s11
中安装了 Oracle Solaris 11 的虚拟磁盘。
要创建这个 OS 实例,可以从 DVD 映像或者网络引导映像进行安装,或克隆其他来宾域中的现有 OS 实例。(生成新来宾域时,克隆现有域是一种极其迅速、高效的方法。)
ldm bind
命令将指定资源提交给来宾域。可以使用 ldm list-domain
命令显示 guest1
域的控制台端口号,其端口号为 5000。这表示在启动来宾域之后,应该在控制台端口 5000 上使用 telnet
访问域控制台。
# ldm create guest1 # ldm set-vcpu 8 guest1 # ldm set-mem 2g guest1 # ldm add-vnet vnet0 primary-vsw0 guest1 # ldm add-vdsdev /dev/zvol/rdsk/ldoms/vdisk/s11 s11@primary-vds0 # ldm add-vdisk vdisk0 s11@primary-vds0 guest1 # ldm bind guest1 # ldm list-domain guest1 NAME STATE FLAGS CONS VCPU MEMORY UTIL UPTIME guest1 bound ----- 5000 8 2G # ldm start guest1 LDom guest1 started # telnet localhost 5000
清单 1. 使用 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 设置来宾域
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 P2V 迁移工具 (ldmp2v
) 获取现有物理系统,并将其转换为逻辑域中运行的虚拟系统。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 管理指南提供了有关使用 ldm
和 ldmp2v
的详细信息。
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 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安全的实时迁移,这种功能允许在保持应用程序服务继续运行的前提下将域从一台服务器迁移到另一台服务器,并在传输过程中加密内存内容,以确保安全性。“如何将正在运行的 Oracle 数据库迁移到另一个系统”一文讨论了如何利用实时迁移特性来重新定位数据库工作负载。通常情况下,使用 Oracle Solaris Zones 隔离 SPARC T 系列服务器上的工作负载时,也会使用 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 来支持域的实时迁移。
如果您需要在多台 SPARC T 系列服务器上配置域,使用 ldm
命令行接口可能极为繁琐。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可以考虑使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这能简化 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 中重复性的域配置和管理任务,同时还能监视域性能。
使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跨选定 SPARC T 系列目标服务器供应 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 时(如图 1 所示),软件将自动在全部目标服务器上安装指定 Oracle Solaris OS、设置控制域并安装性能监视代理。
图 1. 使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供应 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配置服务器之后,即可创建逻辑域配置文件和部署计划,以定义域特征并在域内供应操作系统。甚至可以使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执行实时迁移,通过简单的点击操作将一个域移至另外一个系统。
详情请参见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配置和部署 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配置和安装逻辑域以及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特性参考指南中的“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一章。
Oracle VM 用于支持运行高性能企业应用程序的虚拟机,它是一种面向基于 x86 Intel 或 AMD 处理器平台的高度可伸缩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其中包含两个关键组件:
Oracle VM Server for x86 支持物理到虚拟 (P2V) 映射,也实施了高级服务器管理策略(例如高可用性、分布式资源调度和分布式能源管理)来支持需要业务连续性的企业应用程序。与 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 相似,它允许虚拟机安全地迁移到另外一台 Oracle VM 服务器,可将 CPU 锁定到 VM 以实现硬分区,从而降低软件许可成本。
Oracle VM Manager 3 是 Oracle 融合中间件应用程序,依赖于 Oracle Linux 上运行的底层 Oracle 数据库服务和 Oracle WebLogic Server 应用程序服务。在托管 Oracle VM Server for x86 的所有服务器上,均运行着与 Oracle VM Manager 通信的 Oracle VM 代理。该代理将转发事件通知、配置数据和进程管理请求。
图 2. Oracle VM Manager
当然,您也可以使用包含 Oracle VM Manager 功能的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来管理 Oracle VM 环境、无论是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内使用还是独立使用,Oracle VM Manager 都能自动化 VM 服务器发现、配置和设置,简化管理存储服务器和文件系统、网络、虚拟服务器池和来宾 VM 的步骤。
点播网播“加速 Oracle VM 部署的十大提示”是学习 Oracle VM 环境设置最佳实践的出色资源。在该网播中,Greg King(Oracle VM 高级最佳实践顾问)探讨了使用 Oracle VM 模板规划部署、清晰地命名对象、执行验证步骤的重要性。Greg 也是“Oracle VM 3:快速入门指南”的作者,其中介绍了典型实施中需要执行的 Oracle VM Manager 步骤。如图 3 内的流程图所示(摘自上述指南),部署 Oracle VM 涉及四个一般步骤 — 准备、构建 Oracle VM Manager 平台、创建服务器池、创建来宾 VM。
图 3. 部署 Oracle VM 的一般步骤
Oracle VM 模板是预先构建、预先配置、预先修补的来宾 VM,提供了完全配置的软件体系。这样您就能够迅速、轻松地下载应用程序(以及生产就绪的操作系统),并立即开始使用软件。Oracle VM 模板的最新列表包含以下内容:
Oracle VM Manager 本身甚至可用作模板,作为来宾安装在 Oracle Linux 之上。
有关如何管理 Oracle VM 环境的详细信息,请参见 Oracle VM 文档,特别是 Oracle VM 入门指南中的安装提示和 Oracle VM 用户指南中的 Oracle VM Manager 相关详细信息。
Oracle 提供了两种主要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
Oracle Solaris Zones 内置于 Oracle Solaris 10 和 Oracle Solaris 11 操作系统中,是一种 OS 级虚拟化技术,提供了独立、隔离和安全的运行时环境。Oracle Solaris Zones 非常小巧,支持原生性能,而且几乎无任何开销,因此是支持众多虚拟环境的理想之选(例如,用于大规模整合工作、多种开发沙盒等)。
Oracle Solaris 将自动建立全局区域,支持系统级管理控制。随后,您可以在全局区域内创建非全局区域(有时也简称为区域)。尽管所有区域都共享相同的底层内核,但一个区域中运行的应用程序不会影响其他区域内运行的应用程序。Oracle Solaris 11 甚至支持 Oracle Solaris 10 Zones,因此您可以运行现有应用程序,更好地将应用程序从 Oracle Solaris 10 转至 Oracle Solaris 11。
管理区域的主要管理接口就是命令行接口 zonecfg
,它使用上下文相关、树形结构的子命令。清单 2 中的简单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 zonecfg
创建和安装非全局区域。
# zonecfg -z my-zone my-zone: No such zone configured Use 'create' to begin configuring a new zone. zonecfg:my-zone> create create: Using system default template 'SYSdefault' zonecfg:my-zone> set zonepath=/zones/my-zone zonecfg:my-zone> set autoboot=true zonecfg:my-zone> verify zonecfg:my-zone> commit zonecfg:my-zone> exit # zoneadm -z my-zone install A ZFS file system has been created for this zone. Progress being logged to /var/log/zones/zoneadm.20111016T114436Z.my-zone.install . . . Done: Installation completed in 151.635 seconds. Next Steps: Boot the zone, then log into the zone console (zlogin -C) to complete the configuration process. Log saved in non-global zone as /zones/testzone/root/var/log/zones/zoneadm.20111016T114436Z. my-zone.install
清单 2. 创建 Oracle Solaris 区域
您可以为特定区域分配系统资源,这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帮助关键工作负载获得所需资源。zone.cpu-shares
资源控制能够限制一个区域相对于同一资源池内其他区域的 CPU 使用情况。清单 3 采用“使用 Oracle Solaris Containers 整合应用程序”中的一个示例,利用 zone.cpu-shares
的相对值,为一个区域指派了两倍于另外一个区域的 CPU 份额。
global # zonecfg -z sales zonecfg:sales> set scheduling-class=FSS zonecfg:sales> set cpu-shares=20 zonecfg:sales> exit global # zonecfg -z mkt zonecfg:mkt> set scheduling-class=FSS zonecfg:mkt> set cpu-shares=10 zonecfg:mkt> exit
清单 3. 为 Oracle Solaris Zones 分配资源
您还可以定义虚拟网络接口 (VNIC) 和虚拟交换机,并实施网络带宽限制。清单 4 提供了这样一个示例,本清单摘自 Duncan Hardie 的文章“如何使用 Oracle Solaris 11 网络虚拟化和资源管理限制应用程序流量”。
# zonecfg -z webzone-1 zonecfg:webzone-1> select anet linkname=net0 zonecfg:webzone-1:anet> set maxbw=400M zonecfg:webzone-1:anet> end zonecfg:webzone-1> verify zonecfg:webzone-1> commit zonecfg:webzone-1> exit
清单 4. 限制 VNIC 带宽
您还可以利用 zonep2vchk
工具执行 P2V 迁移(将一个系统映像迁移到非全局区域)或 V2V 迁移(虚拟到虚拟),以便将现有区域迁移到新系统之中。如果需要重新平衡工作负载、整合服务器或者灾难恢复,这些功能将十分有用。
当然,除了 zonecfg
和 zonep2vchk
之外,您还可以使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配置和管理区域。(您是否已经感受到了某种模式?)为了使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配置区域,首先要使用一个捕获全部区域配置的区域配置文件创建一个部署计划。区域配置完成后,即可使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界面执行区域管理操作,包括引导、重新引导、关闭、克隆、区域迁移和区域删除。
如需了解管理 Oracle Solaris Zones 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如何开始在 Oracle Solaris 11 中创建 Oracle Solaris Zones”、Oracle Solaris 管理:Oracle Solaris Zones、Oracle Solaris 10 Zones 和资源管理以及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特性参考指南中的“Oracle Solaris Zones”一章
Oracle Linux Containers 包含在采用 Unbreakable Enterprise Kernel 的 Oracle Linux 6 内,提供了将正在运行的 Linux 系统中的一组流程与其他流程相隔离的方法。Linux Containers 是一种轻量级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在 Linux 资源管理 (cgroup
) 功能和资源隔离(通过命名空间实现)基础上构建而成。LXC 项目页面将 Linux Containers 称为“轻量级虚拟系统机制,有时也称为‘steroid 中的 chroot
'”(由于 Linux Containers 扩展传统流程管理的方式)。
Wim Coekaerts 撰写的博客文章 Linux 上的容器介绍了 LXC 功能和可用于配置 Linux Containers 的某些 lxc
命令行接口。在该文章中,Wim 逐步介绍了创建一个容器的流程:下载 Oracle VM 模板,在 /container
文件系统中创模板源,最后使用 lxc-create
脚本,如清单 5 所示。
# lxc-create -n ol5test1 -t ol5 Cloning base template /container/ol5-template to /container/ol5test1 ... Create a snapshot of '/container/ol5-template' in '/container/ol5test1' Container created : /container/ol5test1 ... Container template source : /container/ol5-template Container config : /etc/lxc/ol5test1 Network : eth0 (veth) on virbr0 'ol5' template installed 'ol5test1' created # lxc-start -n ol5test1 # lxc-console -n ol5test1 -t 1
清单 5. 创建 Linux 容器
容器创建完成之后,可输入 lxc-start
命令运行模板脚本来安装容器。此时,您可以使用 lxc-console
(如本例所示)或者 ssh
访问容器环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见 LXC 项目页面或者文档。
Oracle Solaris 11 引入了一种有助网络虚拟化的全新网络架构。通过 VNIC、虚拟交换机和带宽控制的结合,您就可以创建、控制和操纵虚拟化网络环境。这些环境高度灵活,能够模拟甚至取代物理网络基础架构。
Oracle Solaris 11 引入了用以配置数据链路的 dladm
命令和用以配置网络接口的 ipadm
命令(这些命令取代实现了多种用途、但未实现持久配置的 ndd
和 ifconfig
)。利用这些全新的 Oracle Solaris 11 工具(通常配合 Oracle Solaris Zones 一起使用),您就可以实施虚拟化网络。
Oracle Solaris 支持两种类型的虚拟化网络接口:
清单 6 展示了如何利用 dladm
和 ipadm
,在单独一个物理接口上创建两个 VNIC:
# dladm create-vnic -l net0 vnic0 # dladm create-vnic -l net0 vnic1 # dladm show-vnic LINK OVER SPEED MACADDRESS MACADDRTYPE vnic0 net0 1000 Mbps 2:8:20:c2:39:38 random vnic1 net0 1000 Mbps 2:8:20:5f:84:ff random # ipadm create-ip vnic0 # ipadm create-ip vnic1 # ipadm create-addr -T static -a 192.168.3.80/24 vnic0/v4address # ipadm create-addr -T static -a 192.168.3.85/24 vnic1/v4address # ipadm show-addr ADDROBJ TYPE STATE ADDR lo0/? static ok 127.0.0.1/8 net0/v4addr static ok 192.168.3.70/24 vnic0/v4address static ok 192.168.3.80/24 vnic1/v4address static ok 192.168.3.85/24
清单 6. 创建 VNIC
默认情况下,配置 Oracle Solaris 区域时,同时也会创建一个自动 VNIC(可使用 zonecfg
通过指定 info
子命令来列出该 VNIC)。Oracle Solaris 最强大的特性之一就是能够为 VNIC 设置带宽控制,从而限制该区域内运行的应用程序所用的网络资源。Duncan Hardie 在 OTN 文章“如何使用 Oracle Solaris 11 网络虚拟化和资源管理限制应用程序流量”中给出了一个这样的示例。最新一期的随身播“使用网络虚拟化的理由和方式”也探讨了网络虚拟化的主题。有关 Oracle Solaris 11 中虚拟化网络的详细信息,请参见 Oracle Solaris 管理:网络接口和网络虚拟化。
Oracle 提供了两种主要存储虚拟化技术:
ZFS 最初是在 Oracle Solaris 10 中部署的,它能集成卷管理特性,同时将底层存储设备虚拟化为单一共享存储池。这种方法支持精简供应、容量增长,也能改进存储资源利用率。与过去的文件系统技术相比,ZFS 提供了诸多增强:
配置存储池和管理 ZFS 文件系统的主要命令包括 zpool
和 zfs
。创建存储池时,您需要指定构成池的虚拟设备。虚拟设备可以是物理磁盘或者文件,您还可以指定数据复制的类型,例如 mirror
或 raidz
。(RAID-Z 设备类似于 RAID-5 设备,但具有原子操作。ZFS 支持具有单、双或三重奇偶校验容错的 RAID-Z,分别指定为 raidz
、raidz2
和 raidz3
)。
创建 ZFS 存储池时将自动创建和挂载新的 ZFS 文件系统,例如,下例创建了一个名为 pool1
的镜像 ZFS 文件系统和一个名为 pool2
的 RAID-Z2 文件系统:
# zpool create pool1 mirror c1t1d0 c2t1d0 # zpool create pool2 raidz2 c1t0d0 c2t0d0 c3t0d0 c4t0d0 c5t0d0
zfs
命令配置 ZFS 存储池内的 ZFS 数据集(通常是文件系统或者快照)。例如,以下命令将创建文件系统 pool1/home
,并设置几项属性,包括挂载点、共享和压缩:
# zfs create -o mountpoint=/export/zfs -o sharenfs=on -o compression=on pool1/home
如以下命令所示,pool1/home
下构建的文件系统将继承其父系统的属性:
# zfs create pool1/home/mark
文件系统 pool1/home/mark
将自动挂载到 /export/zfs/mark
,并基于父系统的属性共享。
ZFS 快照属于时间点文件系统副本,最初不占用池中的任何磁盘空间。随着活动数据集中的数据变化,快照将开始占用空间,但会尽可能引用旧数据来节约空间。快照可用于迅速克隆 VM 映像,尤其适用于逻辑域和区域。
ZFS 文件系统和快照是 Oracle Solaris 11 引导环境管理的核心,也能配合 Oracle Solaris 10 的实时升级特性一起使用。尽管快照在创建备用引导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初也不会占用磁盘空间,但如果在生成快照时不够谨慎,有时也会因其而陷入困境。Bob Netherton 的博客文章实时升级、/var/tmp 和不断扩张的引导环境针对快照的空间意义(特别分析了在使用 Oracle Solaris 10 的实时升级时应将补丁集置于何处)进行了深入思考。
您可以在 Oracle Solaris 管理:ZFS 文件系统中阅读有关管理 ZFS 的更多内容。
Oracle 提供了一系列存储设备,可充分利用 ZFS 提供的存储虚拟化功能。Sun ZFS 存储设备提供了 NAS 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也可配置到 Oracle 数据库云服务器、Oracle SPARC SuperCluster 和 Oracle 中间件云服务器产品之中。
要管理 Sun ZFS 存储设备,您可以使用命令行接口 (CLI),也可以利用基于浏览器的用户界面 (BUI)。
图 4. Sun ZFS 存储设备 BUI
为使用 CLI,通常可以通过串行控制台或 ssh
访问设备。命令采用上下文相关的树形结构,如果您不确定应在特定上下文中输入哪些内容,还可以利用 Tab 键补全功能列出相应选项。CLI 中的命令结构大体反映了 BUI 中的可用功能。Sun ZFS Storage 7000 系统管理指南提供了使用两种接口的示例。
当然,您也可以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内将 Sun ZFS 存储设备作为资产进行管理。为此,首先需要配置 Sun ZFS 存储设备和存储池。如需了解具体说明,请参见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特性参考指南。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是管理和监视 IT 基础架构内全部 Oracle 系统的集中化界面。它是更为全面的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产品系列的一部分,该系列产品实现了端到端解决方案体系的单一管理视图,囊括 Oracle 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程序。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一系列 Oracle 服务器和相关资产的框架。这其中包括 Oracle 集成设计的系统、Oracle SPARC 和 x86 服务器、Oracle Solaris、Oracle Linux、Oracle Sun ZFS 存储设备、Oracle Sun 服务器网络以及本文重点强调的 Oracle 虚拟化技术(动态域、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Oracle VM Server for x86 和 Oracle Solaris Zones)。
为帮助您开始使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Oracle 提供了 OCDoctor 这种非常有用的实用工具,用以限定系统,观察系统是否满足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安装的必要前提条件。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结合使用配置文件和计划来自动化管理任务,例如配置、供应和更新。其用户界面将帮助您通过一组提供的模板定义初始配置文件和计划(请参见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快速入门指南)。最重要的是,Oracle 近期发布了 Ops Center Everywhere 计划,符合资格的客户可免费下载和实施该软件。
下面是其他一些资源:
下面列出了本文档前面所引用资源的 URL。
综述:
动态域:
Oracle VM Server for SPARC:
ldm
(1M) 手册页:http://docs.oracle.com/cd/E23120_01/html/821-2855/ldm-1m.htmlOracle VM:
Oracle Solaris Zones:
Linux Containers:
网络虚拟化:
Oracle Solaris ZFS 和 Sun ZFS 存储设备: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Ops Center:
在过去的 15 年里,Ginny Henningsen 一直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为高科技公司开发技术资料和文档。在此之前,Ginny 就职于 Sun Microsystems, Inc,曾在普鲁士王市(宾夕法尼亚州)和密尔沃基威(威斯康星州)担任系统工程师。Ginny 拥有卡内基 - 梅隆大学的学士学位以及维拉诺瓦大学的 MSCS 学位。
修订版 1.0,2012 年 6 月 26 日 |
要了解 Oracle 所有技术中与 sysadmin 有关的内容,请在 Facebook 和 Twitter 上关注 OT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