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雲端成本最佳化?策略與最佳實務

Kevin Bogusch | Oracle 資深競爭分析師 | 2024 年 1 月 22 日

只要是有房子的人,都知道要維持車庫乾淨有多不容易。您一開始會有一個整齊的環境,以及似乎無限的空間,可用於儲藏、架設工作台,甚至放置一些健身器材。但很快就會看到這裡有幾個箱子、那裡有幾個箱子,整個區域變成混亂的迷宮,沒太多空間走動,更別說要停車。

雲端運算可能會帶來同樣的挑戰。隨著企業利用雲端的可擴充性和彈性,短短幾分鐘內就能佈建伺服器和運算執行個體,雲端環境可能很快就會塞滿未使用或未充分使用的資源,而增加不必要的複雜性並耗盡 IT 預算。畢竟,雖然雲端運算為客戶提供了只需針對所選雲端資源付費的優點,但無論使用者是否使用這些資源,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 可能仍會向客戶收取費用。

此時便需要雲端成本最佳化。其目標是讓雲端環境更有效率且較不複雜,最終降低成本。本文將探討此流程的運作方式、難以實施的原因,以及成功最佳化雲端成本要遵循的最佳實務。

什麼是雲端成本最佳化?

雲端成本最佳化是減少雲端運算服務整體成本,同時維護或提升效能的過程。雲端成本最佳化的目標是根據實際需求調整成本,而不影響服務品質或效能,通常會透過限制過度佈建的資源、未使用的執行個體或效率不佳的架構等支出來達成。這是確保降低成本並提供適當雲端資源的平衡做法,以維持尖峰效能、促進成長,並確保符合規範和資料安全性。

雲端成本最佳化也是一個動態流程,因為隨著雲端工作負載需求不斷發展,雲端定價和服務選項也會不斷改變。因此,雲端成本最佳化需要詳細的指標、分析和自動化工具。

一般而言,雲端成本最佳化涉及兩個核心計畫。

  • 雲端服務的聰明採購:雲端運算的優點之一,是可讓授權員工快速購買雲端服務以滿足需求。但儘管 IT 團隊盡一切努力,還是可能在無意間註冊比所需更多的資源。這就是為什麼雲端採購需要強大的治理政策,以協助確保公司從雲端投資獲得最大價值。治理包括設定清楚的預算和審查帳單資訊;利用節省成本的機會,例如大量採購和預先付款的折扣;以及監控成本異常,以識別並處理未預期的尖峰或效率不佳之處。
  • 雲端容量最佳化:IT 團隊可以輕鬆快速地購買和佈建雲端資源,有時會造成代價很高且非預期的結果。例如,如果公司無法檢視資源使用量,則可能會購買比所需更多的伺服器或儲存容量,而在無意間過度佈建雲端資源,導致容量閒置或未使用。團隊也可能會忘記關閉不再需要的資源。公司可以透過使用雲端監控和自動化工具持續監控使用量,並定期進行最佳化審查,來降低風險。此流程稱為「精簡」,可協助確保為每個工作負載或應用程式配置最具成本效益的雲端資源。此外,公司還應該監控是否有未使用的雲端軟體訂閱,這也可能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重點精華

  • 雲端運算的一個重要優點是能夠快速輕鬆地新增伺服器、儲存空間和網路容量,以回應使用需求。
  • 雲端定價變得愈來愈複雜,這可能導致公司不小心花太多錢在不必要的資源上。
  • 雲端成本最佳化可協助公司控制雲端成本,並改善預算、預測和 IT 效能。
  • 雲端成本最佳化的最佳實務包括設定嚴格的預算,並使用自動化工具來識別和調整目前的雲端資源。

雲端成本最佳化說明

雲端運算初期,公司經常未充分瞭解成本,就急於利用雲端的可擴充性、彈性及易於佈建特性。但隨著雲端採用增加,定價和服務模型變得愈來愈複雜,導致許多企業的雲端資源未充分使用,成本意外超出預算。

雲端成本最佳化因此應運而生。雲端成本最佳化的早期嘗試涉及手動監控使用量並調整資源配置,但持續的雲端成長使得此流程成為挑戰。例如,雲端供應商開始為工作負載提供幾乎無限的執行個體大小選項。除了伺服器大小之外,IT 團隊還必須針對記憶體、資料庫、運算能力、圖形處理、儲存容量和資料傳輸速度等其他變數進行選擇。由於要考量這麼多因素,為工作負載選擇正確大小的執行個體變得很困難,許多公司不願購買比所需更多的容量。

為了協助客戶避免不必要的支出,雲端供應商開始提供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工具來深入瞭解資源使用率、成本細目和最佳化建議。除了這些成本管理工具之外,許多公司也已制定策略和最佳實務來獲得最大雲端投資報酬率。其中包括使用自動化來視需要擴大和縮小資源、識別雲端供應商的折扣機會,以及持續監控和調整作用中的雲端服務。

許多公司還採用了結構化的雲端成本最佳化方法,透過指派專屬團隊成員來監督流程。該責任可能涵蓋多個角色,包括雲端架構師、雲端營運經理、雲端財務分析師和雲端成本工程師。更普遍的做法是,公司與多位利害關係人成立雲端治理委員會。此團隊也稱為財務營運或 FinOps,負責制定和實施最佳實務,以進行成本管理、維護、大量關閉未使用的資源和其他降低成本的程序。

雲端成本最佳化為何如此重要?

成本控制顯然是雲端成本最佳化的主要目標,但這並不是此流程重要的唯一原因。雲端成本最佳化還可解決雲端效能最佳化和安全性挑戰,同時提供其他優點。

以下是實施雲端成本最佳化策略的最重要原因。

  • 節省更多的成本:預估浪費程度從令人擔憂到極度不妙的雲端支出。Flexera 在 2023 年對全球雲端決策者進行調查,其中受訪者表示公有雲支出預估浪費了 28%。著重於雲端成本最佳化最佳實務和政策,可協助建立成本意識的文化,以教導團隊考量任何雲端支出的報酬率。這使得公司能夠根據可靠的資料而非直覺,做出未來的雲端採購決策。根據 McKinsey Digital,雲端成本最佳化的成果可能很大,讓技術領導者能夠「快速降低 15% 到 25% 的雲端方案成本,同時保留其產生價值的能力」。
  • 提升效率:未使用或閒置的資源、應用程式最佳化不佳以及不當管理的雲端資源,都可能大幅增加雲端營運的成本。例如,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可能支付每月固定費用,以便在購物旺季時全天候執行數個最大伺服器負載。不過,在非尖峰時段,這些伺服器可能執行 10% 的容量,這表示公司 90% 的支出會浪費。精簡和自動調整工具可協助公司識別並合併未充分使用或過度佈建的資源,以降低成本,同時提升應用程式效能。這些省下的成本可接著重新分配給其他業務部分,進而提高投資報酬率。
  • 更聰明的預算規劃:雲端成本最佳化策略與預算規劃相輔相成。制定和傳達詳細的雲端預算有助於維持成本控制。同樣地,雲端成本最佳化策略可協助公司透過歷史使用量分析更有效地預測未來的雲端支出及管理預算,並提高成本可見性。成本監控和報告工具可深入瞭解資源使用量、成本異常,以及不同的服務或工作負載佔整體雲端成本的比例為何。這會為預算和預測建立更準確的基準。
  • 提升效能:雲端成本最佳化也對應用程式效能有重大影響。如前所述,CSP 提供了似乎無限的選項來讓客戶設定雲端執行個體,這通常會導致公司購買比所需更多的服務。雲端成本最佳化的附帶好處是對於不同工作負載的不同需求有更深入的瞭解。此流程為公司提供營運指標,協助公司更準確地為每個工作負載選擇效能臨界值,以改善處理時間和使用者體驗。
  • 降低安全風險:雲端成本最佳化不是全方位雲端安全計畫最重要的部分,但絕對有所幫助。例如,透過合併或消除過度佈建和未充分使用的資源,公司可以減少其攻擊面。此外,監控雲端使用量所提高的可見性,有助於公司識別潛在的安全性威脅。雲端成本最佳化工具 (例如可自動化雲端佈建的自動調整或基礎架構即程式碼,即 IaC) 也有助於一致地強制執行安全性控制,並降低組態錯誤的風險。
  • 提升業務持續性:雲端成本最佳化鼓勵公司將資源分散到多個可用性區域,藉此提升復原能力。此流程透過降低停機風險,並將中斷的影響降到最低,來協助改善業務持續性。如果發生中斷,IaC 的雲端成本最佳化工具可以加速基礎架構和應用程式的部署和測試,讓企業快速恢復連線。
  • 更好的永續發展:一般而言,大部分減少浪費的措施都可促進永續發展。藉由精簡雲端服務並合併未充分使用的資源,公司就能更有效率地配置雲端資源,以協助將能源消耗降到最低並減少碳足跡。

控制雲端成本為何如此困難?

持續控制雲端成本,感覺像是徒勞的行為。這是因為雲端的許多優點 (例如自助服務以及可無限擴充的資源) 可能是福,但若未經適當管理,也可能是禍。複雜的雲端定價模型通常是問題的根源。

例如,軟體即服務 (SaaS) 定價通常是以公司購買的雲端訂閱數量為基準,因此需要公司仔細監控訂閱以確保不會閒置不用。同時,基礎架構即服務 (IaaS) 模型通常是以公司每個月在 CSP 平台上保留的運算、網路和儲存容量為基準,因此更加複雜。

在分散式雲端環境中,IT 團隊可能發現自己前所未有能夠對新的雲端資源立即做出決策。隨著整個組織有更多團隊利用這項能力,成本可能會快速增加,特別是在無人監控是否需要新資源或需要多久的情況下。某些雲端供應商提供的自動調整功能可能有助於控制成本,但這不是萬能之計。公司仍須建立明確的自動調整政策,根據效能指標指定調整觸發因素,並建立最小和最大調整限制。

雲端計費的複雜性也可能使得雲端成本最佳化的挑戰更為艱鉅。問題在於這些數不清的雲端組態選項可能有各自的定價模型。因此,雲端帳單平均包含數百行、甚至數千行資料。隨著 CSP 新增功能和定價結構更是複雜。這對使用多個 CSP 的公司尤其如此,每個供應商都有自己的帳單術語。在大多數情況下,瞭解和分配雲端帳單中每行明細的責任會落在財務專業人員身上,但他們可能沒有解讀這些費用的經驗或受過相關培訓。因此,他們可能無法建議 IT 團隊如何最佳化支出。

開始使用雲端成本最佳化

雲端成本最佳化須每天實踐。不像會計需要每月或每季報告,決定公司何時必須加速作業以如期完成;雲端成本最佳化是主動且持續的過程。持續的雲端創新和不斷變化的組織優先順序,使得雲端成本最佳化必須格外注重細節。因此,公司若能愈早召集多方雲端利害關係人組成常委會來監督雲端成本和政策,就愈容易持續控制成本。

8 個雲端成本最佳化策略和最佳實務

明確的雲端資源採購和導入政策是雲端成本最佳化的最佳實務基礎。制定這些政策之後,公司即可將其嵌入雲端工作流程,以自動處理即時探索和及時回應。

下列八個最佳實務可協助公司建立雲端支出的成本紀律:

這八個最佳實務可協助公司建立雲端支出的成本紀律
應用像是審查帳單、設定預算、識別未使用的資源或利用折扣之類的最佳實務,即可協助企業建立雲端支出的成本紀律。
  1. 審查定價和帳單資訊是否有任何異常:當公司花時間專注於支出很高的特定領域時,會更容易解釋 CSP 往往冗長又詳細的雲端帳單。例如,充分瞭解運算、儲存和加值受管理服務 (例如資料庫服務) 的費用很重要,因為這些服務往往構成了大量的雲端成本。

    大多數 CSP 提供成本管理工具,可在客戶支出未失控之前識別趨勢、異常和成本動因。此外,最近的雲端成本管理創新結合了機器學習,可偵測雲端使用量和成本中的異常模式。熱度圖工具會將需求中的峰值和谷值視覺化,可協助公司判斷何時關閉雲端服務以節省成本。大多數的成本管理工具也可讓客戶設定警示,以在成本或使用量超過預先定義的限制時收到通知。

    此外,公司還可利用標記策略來管理支出。CSP 可讓客戶依部門或專案標記雲端帳單上的項目,協助將成本分成自訂類別,以評估特定雲端投資的投資報酬率。

  2. 設定預算:公司瞭解雲端帳單和使用模式之後,就能更輕鬆地為未來支出規劃預算,並避免意外成本。不同於內部部署 IT 支出需要很高且通常未知的前期投資,雲端支出涉及每月訂閱,費用會因每個月的使用量而異。因此,公司必須實施能使 IT 成本和效能保持一致的治理政策,而不會影響雲端運算所提供的靈活性。若要達成目標,需要財務部門與 IT 部門的深入協作。因此,公司應該強烈考慮在雲端預算討論中加入 IT 團隊成員,例如開發人員、系統營運商和安全性專業人員。

  3. 利用雲端原生設計:公司在考慮移至雲端時,有數個選項可供選擇。將內部部署環境隨即轉移到雲端,可讓他們不需修改就能快速移轉其內部部署應用程式,但有其代價。由於大多數舊版應用程式都不是針對雲端設計,因此公司無法利用關鍵優勢,像是用於維護、修補和更新的受管理服務。舊版應用程式在使用雲端資源方面也往往效率較低,因而增加雲端成本。

    相較之下,雲端原生應用程式的設計注重效率。藉由設計或使用雲端原生應用程式,公司就能利用受管理服務以及關鍵成本最佳化工具 (例如自動調整)。不過,遵循雲端原生開發策略可能會產生額外的前期成本,因為公司可能需要根據全新的開發方法來培訓員工。

  4. 識別未使用或閒置的資源:有這麼多的執行個體選項可用,雲端管理員可能會不小心選擇太多運算容量。此外,開發人員可以視需要輕鬆建立運算執行個體、負載平衡器、儲存磁碟區和其他雲端資源,但可能會忘記在專案結束時取消佈建這些資源。視其付款計畫而定,公司可能會支付未使用或閒置資源的費用,最終支付超出所需的費用。

    最佳實務是使用 CSP 或第三方供應商的雲端管理工具來追蹤使用量、識別閒置或未充分使用的資源,並找出可能節省成本的地方。例如,巴西家具零售商 Tok&Stok 使用 Oracle 的監控工具提高對雲端資源的自主權,從而降低閒置伺服器所產生的成本。此工具會自動調整運算容量,以符合日間營運和尖峰相對於夜間或週末營運的需求。當使用量低於預定使用量時,雲端平台也可以觸發警示,並將閒置和未充分使用的資源合併成較少的執行個體,以降低成本並提升應用程式效能。

  5. 精簡雲端服務:識別未充分使用的雲端資源之後,公司就可以針對使用量、大小和成本效益修改其工作負載。精簡流程涉及分析應用程式和工作負載的使用模式和效能指標,通常會使用雲端成本管理工具。透過定期監控和分析,公司可以識別管理不當的雲端資源,並依據每個工作負載的需求加以重新調整。例如,記憶體最佳化的執行個體最終可能會因為過度佈建,或應用程式的用途隨時間改變,而執行更多運算密集型工作。在此情況下,企業可以透過精簡為運算最佳化的執行個體來節省大量成本。

    公司可以使用自動化工具 (例如自動調整和 IaC 技術) 加速其精簡工作,這些工具會根據持續分析觸發立即動作。大多數 CSP 都會提供自動調整工具,可根據客戶的預先定義參數,自動增加或減少客戶的伺服器執行個體和儲存空間。例如,零售商可以自動增加雲端伺服器來處理尖峰節慶購物工作負載,然後在需求減少時自動縮減。此自動調整功能有助於確保客戶不會支付未使用伺服器執行個體的費用。另一個範例是雲端 CRM 供應商 Star CRM 在其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OCI) 環境中使用自動調整功能,以在尖峰期間動態調整。公司只會在必要時針對額外的運算容量支付費用。

    此外,IaC 會根據客戶輸入來自動化伺服器佈建,因此新的伺服器執行個體會自動針對其特定工作負載,自動最佳化為適當的運算和儲存容量。這有助於公司避免因無意間錯誤配置雲端資源而浪費金錢。

  6. 查看折扣和節省方案:大多數雲端供應商都提供折扣,可協助企業降低雲端支出,但並非所有工作負載都符合資格。下列三項折扣方案可大幅節省成本:
  • 保留執行個體:如果公司承諾在定義的期間內 (通常是一到三年) 使用特定執行個體類型,則保留執行個體 (RI) 可以提供很大的定價折扣。雖然保留執行個體對於無法預測的工作負載可能不太有效,但相較於穩定且可預測工作負載 (例如持續執行的關鍵任務應用程式) 的隨選定價,公司最多可省下 75% 的費用。由於保留執行個體通常需要預先付費,因此公司應該清楚瞭解其長期使用模式,以判斷正確的承諾用量。

    雲端供應商也提供節省方案,如同保留執行個體,可根據預付承諾用量,在一段時間內使用雲端資源。節省方案是對支出的承諾用量,通常以每小時計費,無論執行個體類型或區域為何。節省方案提供比保留執行個體更多的彈性,後者基本上是對容量和特定執行個體的承諾用量。因此,節省方案對預期會有特定雲端支出金額,但其需求可能會改變的公司來說更有意義。

  • 現成執行個體:您可以將現成執行個體想成是 CSP 為了銷售未使用的庫存所進行的雲端拍賣。雖然這些最後一刻的資源可以大幅節省成本 (最多可省下隨選定價的 90%),但須注意幾點。現成執行個體折扣會根據供需浮動。因此,無法預測現成執行個體是否或何時可用,也無法預測是否得標。即使公司成功購買現成執行個體,該執行個體通常帶有限制。例如,如果成本超過公司的最高出價或供應變得有限,CSP 可能會中斷現成執行個體,幾乎不會另行通知。這使得現成執行個體不適合關鍵任務或具時效性的工作負載。理想情況下,這些執行個體應該用於可承受中斷的非關鍵工作負載,或設計成可在發生此情況時自動切換至替代資源 (稱為「正常關閉」)。

  • 數量折扣:許多 CSP 會根據供應商定義的分層定價,為大型客戶提供數量折扣。這是一個簡單的概念:隨著客戶使用更多服務,每單位定價會下降。有些公司偏好使用多個雲端供應商,以避免鎖定在一個供應商,但數量折扣可能值得將特定工作負載合併到一個供應商。例如,某家公司使用三個 CSP,其中一個的支出為 700,000 美元,另外兩個的支出為 200,000 美元。如果供應商針對超過 100 萬美元的支出提供數量折扣,公司可以透過合併來節省成本。

  1. 限制資料傳輸費用:CSP 通常會向客戶收取在不同區域和可用性區域之間,或在雲端生態系統內跨不同服務移轉資料的費用。對於經常跨區域或服務移動或複寫資料的公司,資料傳輸費用可能會快速增加。CSP 會向客戶收取資料傳入 (資料傳入雲端) 和資料傳出 (資料移出雲端) 的費用,其中資料傳出通常會產生較高的費用。如果公司的資料擷取流程效率不佳、過度依賴傳輸例行作業的資料,或資料生命週期管理實務不足,就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影響資料傳輸費用的其他因素還包括多餘的傳輸 (獨立的團隊移轉相同的資料),以及未進行重複資料刪除和壓縮。

  2. 管理、組織、溝通和教育:要建立以溝通、協作和教育為中心的雲端成本最佳化流程,關鍵在於成本管理工具和最佳實務。在雲端支出方面建立成本意識文化的工作應該落在由 IT、財務和專案人員組成的 FinOps 團隊身上。這些資源必須共同建立流程、政策和架構,以審查、監控和控制整個組織的支出。FinOps 團隊應該結合不同的業務營運部門來推廣全公司的參與、責信和知識,以進一步鼓勵溝通和跨功能協調成本最佳化。

    FinOps 團隊負責建立雙向溝通管道,以分享最佳實務、策略和新的成本管理工具,同時允許全公司提供意見回饋。公司也可以考慮舉辦研討會和培訓課程,讓利害關係人瞭解關鍵主題,並將雲端成本意識培訓納入到職流程。

移至雲端前的須知

成功的雲端成本最佳化不會等到雲端導入後才開始。早在移轉前就開始了。當公司建立移至雲端的案例,並進行供應商甄選流程時,他們有獨特的機會可建立成本意識文化。

建立協作的 FinOps 團隊是第一步。此群組應該監督成本控制,以及與如何在整個組織中採購和導入雲端技術相關的所有政策。以下說明 FinOps 團隊如何搶先制定符合成本效益的雲端策略。

  • 檢閱服務等級協議 (SLA):供應商的 SLA 反映了他們對產品幾個重要效能變數的承諾,包括正常運作時間、效能指標、支援回應時間和資料可用性。雲端供應商的 SLA 必須符合客戶需求。關鍵應用程式需要高可用性的公司,應該確認其選擇的供應商可保證正常運作時間以符合其需求。
  • 評估總持有成本 (TCO):雲端運算成本超出有形費用,例如訂閱費用。各種無形費用也必須納入考量,例如停機或運算速度緩慢對生產力或潛在銷售的影響。總持有成本分析說明在特定期間導入、操作和維護雲端環境的所有有形和無形成本,以協助公司比較供應商,並計算準確的預算和投資報酬率。
  • 評估供應商可擴充性選項:雲端的可擴充性是最大銷售點之一。為了獲得最大雲端投資報酬率,公司應該仔細評估每個 CSP 提供的選項。例如,提供根據需求自動調整以及可調整運算或儲存容量的雲端供應商,可協助公司確保不會浪費其雲端資源。
  • 優先考量無縫整合:任何新的雲端供應商都應該完全符合公司的現有 IT 架構。例如,雲端式客戶關係管理 (CRM) 系統應盡可能與現有客戶資料或其他依賴 CRM 資料的應用程式無縫整合。系統之間的相容性可降低成本,並將中斷情況降到最低。
  • 瞭解安全性政策:雲端運算已證明能夠與內部部署運算一樣安全,甚至更安全。不過,公司必須確保雲端供應商符合其特定安全性需求。不同的產業可能會有不同的法規和法規遵循準則,例如美國和歐洲一般資料保護規範 (GDPR) 中的健康保險流通與責任法案 (HIPAA)。為了避免成本高昂的處罰,公司應該徹底檢閱雲端供應商的合規資訊,並密切注意其加密通訊協定、存取控制、漏洞管理和資料隱私權措施。
  • 評估備份和災難復原策略:具備強大備份和災難復原功能的 CSP 可在發生中斷時,大幅節省客戶的時間、金錢並減輕其煩惱。評估供應商時,請考慮其備份頻率和資料保留政策。具備 IaC 和自動調整功能 (可視需要自動佈建新伺服器及調整資源) 的雲端供應商,也可協助客戶在中斷後快速備份及執行。
  • 員工培訓和發展:投資雲端技能發展可為 IT 人員和員工提供在雲端環境中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作業的知識和能力。制定認證和持續學習計畫也可協助團隊適應新的雲端創新和新興的最佳實務。

獲得最佳化,利用 Oracle 降低雲端成本

除了提供彈性的隨用隨付和訂閱式定價模型之外,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OCI) 還提供一套成本管理工具,可協助主動管理和修改雲端使用量和支出,使其成為符合成本效益的雲端解決方案。Oracle 成本管理工具著重於下列五個雲端成本最佳化關鍵領域:

  • 組織:組織工具可協助公司連結和管理 OCI 中的多個租用戶,以在過度使用的情況下限制使用量。他們也支援關鍵的標記功能,這讓公司可以依專案、區域或任何其他類別來區隔和分配成本。
  • 報告和分析:公司可以根據自訂參數視覺化和追蹤支出,並建立使用量報表進行稽核或發票對帳。Oracle 的成本報告工具也可分析資源層級資料粒度的發票明細項目。
  • 治理和控制:OCI 的治理模型提供設計和改善雲端安全性、解決合規問題以及降低成本的結構。設定參數之後,公司就可以使用工具更輕鬆地實施政策,例如設定使用量配額。
  • 預算和預測:Oracle 的工具強調成本可見性,可讓客戶設定全公司的支出臨界值,並在使用者即將達到限制時自動發出警示。Oracle 也提供費用預估工具,以便潛在客戶在確認之前評估每月使用量和成本。
  • 最佳化和降低成本:除了追蹤使用量之外,Oracle 的最佳化工具還會主動識別未充分使用的雲端資源,以根據公司指引提供建議並快速精簡。Oracle 也為成功管理雲端支出的使用者提供獎勵工具。

無論雲端成本最佳化作為文化計畫還是技術計畫,成本管理工具一律扮演關鍵角色。藉由結合這些工具與明確的政策和有效的溝通策略,公司就能維持對雲端支出的控制,並降低超出預算的可能性。

財務長現在可以採取 5 個行動來促進獲利能力和成長

探索改變遊戲規則的策略,從利用 AI 推動轉型,到微調您的合併與收購策略並採納協作領導力,協助您瞭解現今和未來的挑戰,並蓬勃發展。

雲端成本最佳化常見問題

雲端設定成本是多少?

雲端導入成本可能會因數個因素而大幅不同,包括公司的資料存放區大小、其運算需求、移轉到雲端環境的應用程式數量,以及所需的資料傳輸量。雲端導入成本通常包括雲端服務供應商的設定費用,以及雲端應用程式的每位使用者訂閱費用、規劃和管理導入的內部和外部資源成本、資料移轉成本,以及員工培訓成本。視專案的範圍而定,可能還需要額外的全職 IT 資源。

雲端成本有哪些不同類型?

除了上述初始導入成本之外,雲端成本還包括訂閱以及雲端資源 (例如伺服器、儲存體和網路容量) 使用量的每月費用。雲端服務供應商可能會有不同的定價結構,但通常每個月會針對使用的伺服器數量、雲端中儲存的資料量、雲端與外部來源之間的資料傳輸、資料庫服務、技術支援以及其他服務 (例如分析或安全性) 向企業收取費用。

雲端為何如此昂貴?

雖然有些公司可能會認為雲端運算很昂貴,但許多其他公司則認為雲端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運算模型。相較於內部部署運算,雲端少了硬體和軟體的前期費用,因為這些硬體和軟體是由雲端服務和應用程式供應商負責。雖然雲端運算包括內部部署運算模型所沒有每月訂閱和使用量成本,但許多公司發現雲端的彈性以及可根據需求調整資源的能力,使成本更易於控制。

雲端是否值得?

投資雲端運算是否值得會視每家公司的個別需求而定。許多組織發現雲端運算值得投資,而公有雲的支出趨勢正是如此。一般而言,雲端運算客戶將成本效益、可擴充性和隨選服務視為雲端的主要優點。